作文超進化

  • 作者:朱家安、朱宥勳
  • 出版社:奇異果文創
  • 出版日期:2019-02-11
  • 語言:
  • ISBN:9789869705578
定價: 320 NTD
優惠價: 320 NTD
已售完

擺脫陳腐作文,真正能學好、寫好的寫作心法!
朱家安「知性篇」×朱宥勳「情意篇」——
輕鬆讓筆下場景變豐富,
「朱宥勳拍了拍朱家安的肩膀。朱家安沒有理會,臉頰卻紅了起來⋯⋯」

 

  寫作不難,也不神秘,你需要的是「安全感」與「方向感」——

  分成小口小口吃,比較容易——
  開頭、結尾、立場、理由,
  評估論證、大綱起手、預先反駁、抽象與簡化,
  四大修辭技巧,分辨文字的動與靜,使用節奏搖控讀者的情緒,
  形成屬於自己的文字腔調。

  只要知道人們如何思考、大腦如何運作,你就能把文章寫得又快又好!

  本書除了文字敘述,還附有「練習」、「圖表」,
  讓你輕易上手、不再懼怕寫作!

朱家安

  多年來面無表情地致力於哲學教育,雖然人稱「雞蛋糕腦闆」但其實不受兒童喜愛。著有簡單易懂的哲學書《哲學哲學雞蛋糕》和《画哲學》以及同性婚姻爭論的論點分析書《護家盟不萌?》。

朱宥勳

  1988年生,清大台文所碩士。曾獲林榮三文學獎、全國學生文學獎、台積電青年文學獎。已出版個人小說集《誤遞》、《堊觀》,評論散文集《學校不敢教的小說》、《只要出問題,小說都能搞定》,長篇小說《暗影》,與黃崇凱共同主編《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》。目前於「深崛萌」擔任高中國文課本執行主編,並於鳴人堂、蘋果日報等媒體開設專欄。

・基礎概念
前言:讓寫作陪你一輩子
一、作者的任務
二、設定目標:給讀者一道光
三、畫大綱:小口小口吃,比較容易
四、文字基本功:好好呼吸

・知性篇/朱家安
五、為什麼討論這麼難?
六、事實和價值
七、立場與理由
八、重建論證
九、評估論證         
十、友善理解
十一、論說文的架構
十二、論說文的兩種擴充
十三、論說文的細節:文法、抽象和簡化
十四、論說文的細節:邏輯、語氣、文內指涉
十五、什麼是謬誤?
十六、訴諸權威的謬誤、以人廢言的謬誤
十七、滑坡謬誤:概念的滑坡
十八、滑坡謬誤:因果的滑坡
十九、矛盾
二十、論說文寫作實戰

・情意篇/朱宥勳
二十一、開頭:先拋餌,再解釋
二十二、結尾:抓住漫不經心的讀者
二十三、細節:「物件」與「動作」的連連看
二十四、詳與略:重點處放大
二十五、動與靜:一波帶走讀者的視線
二十六、節奏:用文字遙控讀者的情緒
二十七、組合與染色:換位置,換掉讀者的腦袋
二十八、腔調:假裝自己在說人話
二十九、修辭四大原理:重複
三十、修辭四大原理:對比
三十一、修辭四大原理:聯想
三十二、修辭四大原理:典故
三十三、結語:只有「你」才是真的

  「清淨寫作霧霾,讓思考大口呼吸。」~林秀珍(台南女中國文教師)

  「你不一定會是哲學家或小說家,從《作文超進化》這本書,卻可以循序漸進、又快又好地,學習理性和感性的寫作,自由表達與多方運用,讓你成為想要成就的人物。」~陳萬益(清華大學台文所榮譽教授)

  寫作是一種傳達思想和情感的工具——
  讓工具來強化你的思想、你的情感,使它更能夠說服別人、感染別人!

  知性與感性,用寫作Buff你的人生:考試、戀愛、工作與公民!

名人推薦

  向陽(詩人,北教大台文所教授)
  林秀珍(台南女中國文教師)
  唐捐(詩人,散文家)
  陳萬益(清華大學台文所榮譽教授)
  黃國珍(品學堂創辦人  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)
  廖玉蕙(語文教育學者與作家)
  ~共同推薦~

動與靜:一波帶走讀者的視線/朱宥勳
 
一路下來,我們談了很多如何架構文章、如何增添內容豐富性的技巧。在接下來的幾個章節,我們會從各個角度來教你一些優化文字的方法。
 
首先我要澄清的是,很多人以為「好的文字」就是「有很多修辭的文字」,這個觀念是錯誤的。數千年來,作家們研發出了非常多種改進文字的方法,增加修辭只是其中一種——甚至可能是效果比較差、比較容易出錯的那種。很多時候,你甚至不用使用任何生難辭彙、也不用套用一大堆修辭,就能讓你的文字瞬間升級。
 
第一種方法,就是學會分辨文字的「動」與「靜」。
 
人類天生是會被動態吸引的動物,所以如果你在一個嬰兒面前搖動手指,他的眼睛就會立刻盯住你的手指,這時候你快速移動手指,他的視線也會跟著移動。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庭會有「吃飯時不准開電視」的家規,因為電視畫面會動,小孩就不會乖乖吃飯了。
 
所以,無論是哪個國家、哪個時代的作家,幾乎都提過同一條提升文字的秘訣,那就是:「增加動詞、減少形容詞和副詞」。
 
既然人類好動,我們就要在文字裡面盡量動來動去。一段文字當中,動詞的比例越高,文字就會變得比較「動」,閱讀的感覺就會更流暢、更愉快;相反的,如果形容詞和副詞變多,文字就會變得比較「靜」,需要讀者用更大的耐心去細細品味。
 
你覺得大考中心的閱卷老師會很有耐心嗎?
 
因此,在大多數狀況下,我們會想辦法把文字裡的形容詞和副詞刪除,轉換成動詞,將文字化「靜」為「動」。這聽起來好像很困難,但事實上你已經會了,你只是不知道這些手法是拿來改變文字動靜的。
 
比如下面的例子:
 
教室外面的那棵大樹非常高。
 
這句子簡單到有點無聊對不對?我們來為它加點動詞吧。第一招是小學生都會的手法,我們來「擬人」一下吧:
 
那棵大樹伸出它的枝葉,碰到了教室的屋頂。
 
立刻多了兩個動詞。你難道不覺得,沒事幹嘛把不是人的東西假裝成人?你現在知道它的其中一種功能了。當然,還可以有第二招,就是結合前幾章說過的「連連看」方法,讓旁邊的東西跟它互動:
 
那棵大樹伸出它的枝葉,碰到了教室的屋頂。我們只要打開窗戶,就會聞到樹葉清淡的香氣。有時一陣風吹來,幾顆種子還會伴隨著沙沙聲一起跌進教室裡。
 
您點的動詞套餐到了。這次有七個動詞了。

 

我前面舉的都還是最簡單的手法,實際上每個作家都會用不同的方式來增加動詞量。如果你是個喜歡用形容詞和副詞的人,那你更要學著用動詞來平衡整篇文章的動與靜。整段文字都是形容詞和副詞是會讓人睡著的,但若能適時加入動詞,就可以抓住讀者的視線,讓他們的注意力不渙散。比如王鼎鈞〈紅頭繩兒〉的開場就有一大堆形容詞,但你可以觀察一下他如何用一堆幻想的畫面來讓動詞出場:
 
鐘是大廟的鎮廟之寶,鏽得黑裏透紅,纏著盤旋轉折的紋路,經常發出蒼然悠遠的聲音,穿過廟外的千株槐,拂著林外的萬畝麥,熏陶赤足露背的農夫,勸他們成爲香客。 
 
鐘聲何時響,大殿神像的眼睛何時會亮起來,炯炯地射出去;鐘聲響到哪裡,光就射到哪裡,使鬼魅隱形,精靈遁走。半夜子時,和尚起來敲鐘,保護原野間辛苦奔波的夜行人不受邪崇……
 
明明就只是要寫「鐘」,幹嘛要扯出槐樹、麥子、農夫、神像、鬼魅、精靈、和尚和夜行人?不要懷疑,因為要製造一堆東西出來,才能跟鐘互動,才會有動詞啊。外行人看這段文字,會覺得「他用了好多修辭好厲害」,但從現在起,你應該就能看出他真正厲害的地方了——他真的是拚死命在讓動詞出場啊!
 
當然,這並不是說文章只要「動」不要「靜」。事實上,比較「靜」的文字也有它的功能,只是它不應該是文章的主角,而是某些關鍵時刻的特殊手法。我們要重新調整自己的預設值,先讓自己習慣用動詞思考,順手一寫都是滿滿的動詞,接下來再去學習怎麼用形容詞和副詞來增幅文字的效果。
 
至於要怎麼做,就留待下一章來說明啦。
 
練習:
 
請挑選一個「物件」和一個「人」,分別用一個段落去描寫他們。每一段描寫中,至少必須出現15個動詞。你可以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物件或人,也可以加入虛構的情節。如果寫到一半就不知道要寫什麼了,請參考本文提到的「讓旁邊的東西跟他互動」這個手法。
 

back